第1815章 太欺负人了 连续反对(2/2)
这一条按说也没有什么问题,市里嘛,肯定要比县里有钱,多设点也没错。
更何况这也不是说谁来讨薪就代付,只有家中有急事了,才进行代付,有没有急事,算不算急事,那也是有标准的,完全可以把标准提的高一点,讲究个惠而不费,实际上不一定花的钱就多。
但是这个方案却遭到了连绍成的反对,他认为这个措施不具备可操作性,一来是急事的标准不好判断,到什么程度才需要代付,不好评判,容易出现故意卡扣代付金额或工作人员以此谋利的情况。
二是急事的这几种情况,都有相应的政策,大病有医疗保险,上学有学费贷,意外也有各种保险机制,民政还有救助政策,真有事了,欠这点薪水起不到什么作用。
三呢,就是该条措施的针对范围是全市,各县区都包含在内,相当于比如定山县已经有类似的政策了,到时候怎么执行,是以市里的为主,还是以县里的为主,肯定不能两边都出钱。
但是市里要是把这笔钱拿出来了,跟县里要不要这个钱,不然的话全市几百万人,都来市里要求代付的话,市里得多少预算才够。
因为只要有这条政策,农民工肯定会想先拿到钱,你们能不能讨回来是你们的事,我是拿到钱,到时候可能会出现一窝蜂地都来申请这个政策,市里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障这条措施的落实。
连绍成明确反对,施明德跟他的意见保持一致,这件事上其它的常委也看法不一,结果还是方璧海这边有优势,但优势不大,需要强行推行,最后又不了了之了。
过了没几天,市委政研室又拿出了全市产业的调研报告,报告准确反映了清沅市全市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形势,叶县、南陵、长河、北湾四个县区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都非常依赖,基本上占到了他们总体经济的三分之一左右,这里是加上了相关产业,需要淘汰的肯定没有这么多。
但是如果按照原先的并停关转强制措施来的话,确实会让这几个县区伤筋动骨,政研室的报告反而支撑了施明德和周少游的说法。
但是随后政研室又拿出了一个产业发展引导专项基金的方案,就是市里拿出十五亿元,对全市的落后产业进行引导,凡主动淘汰落后设备或生产线和购置新设备、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企业进行补贴,当然了这十五个亿并不是一年全部花出去,而是五年的时间。
这个方案实际就是取消了并停关转的强制措施,采用资金引导的方式,按道理来说,就是按照连绍成他们的意思走的,但依然被连绍成反对。
他的意思是,高新区已经归属于省里了,只是由清沅市代管,这个产业发展引导专项基金不应该再覆盖高新区的企业,不仅是原经开区范围,宁城和定山两个工业园区的企业也包含在内。
应该向叶县、南陵、长河、北湾倾斜,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像撒胡椒面式的使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个基金的引导作用。
因为谁都知道,现在的高新区含两个工业园区,都是方璧海的势力范围,拿财政的钱去补贴这里的企业,连绍成是不愿意,特别是定山县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