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八九六 靖康之变(一六零)

八九六 靖康之变(一六零)(1/2)

目录

信鸽靠能自动回巢的本能来传递信息的,因此信鸽不能长久的关起来的,否则如果忘记了自己老巢的位置,这个信鸽也就废了。

锦衣卫信鸽系统诸将完善以后,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过一段时间也会将信鸽放出去,以保持它们能够顺利的回巢。自从钟子仪控制住了锦衣卫后,并没有将锦衣卫杭州飞往各地的信鸽都停下来,而是按照原来的规矩按时的将信鸽放出去,只是携带一些无足轻重的消息。

信鸽飞走之后会有往来的商队,再将各地的信鸽带回杭州,这样就能保持信鸽通信的畅通。不过如今中原江南大乱,各地商队大幅度减少,信鸽运送的数量也就大幅度减少了。今日将是杭州放出去的最后一批信鸽,如果这批信鸽被放出去后,在没有新的信鸽运到杭州,杭州的锦衣卫的信鸽站也就要暂时停止运转了。

负责看管信鸽的锦衣卫和孔彦舟素有交情,今日孔彦舟主动帮助这个锦衣卫放信鸽。为了迷惑各地的锦衣卫,钟子仪写了很多无足轻重的假消息让信鸽带往各地,这次孔彦舟就把钟相、钟子仪自立兴楚军,意图割城自立的消息做了3张字条,混在各个假消息中发送了出去。

杭州锦衣卫的鸽子主要是飞往秀州的,也有飞往延安府和伏牛山的。也是凑巧,孔彦舟放出去3张字条其中的一条就被一只信鸽带到了延安府。

种师道最近心情不错,吴麟守住了襄州、自己则在河中府击退了宗弼、赵良嗣则打破了怀州,这三场争斗虽然规模都不大,而且损失也是不小,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达到目的,金兵北返是必然的事情了。

只要金军北返,不能够完全掌控中原的财富和人口,金军就不可以持续的强盛。种师道计划是在各地发展义军,在锦衣卫的配合下,不断消耗金军的实力,而自己在西北厉兵秣马等上三、五年,种师道就可编练出更强大的华夏军,届时再次东出潼关,就可以一统天下,重整乾坤!

现在种师道第一缺的就是时间,第二缺的的就是一个让他安静发展的空间,但是现实仿佛跟种师道开了一个玩笑,几个重要的消息传来,让种师道刚刚有些欣喜的心情又一次沉寂下去了。

种师道带着西军第四次西征打下来的故宁行省发生大规模的叛乱战争,西域的枭雄塞尔柱国家的苏丹桑贾尔又回来了,岳飞虽然有雄才大略,但是手中只有大理国的7000竹枪兵,要凭借这些竹枪兵平息故宁行省的叛乱是几乎不可能的。

种师道派牛皋、王旗牌去故宁行省帮助岳飞安定当地局势,但是牛皋还没有到达故宁行省,更坏的消息传来了,桑贾尔大军已经包围了东归州,如今东归州岌岌可危,整个故宁行省几乎失控。

为此种师道只好下令,一边让牛皋加快速度行军,争取早日到达故宁行省,让昌宁行省的吴震和刘光世带兵进驻伊犁州,准备最坏的结果,就是东归州被攻破后,接应在故宁行省的华夏军退回道伊犁州。

与此同时,种师道决定进行第五次西征,如果故宁行省丢失了,对于华夏军的士气打击将是无比巨大的。

华夏军诸将对于西征的兴趣明显要高于东征,在他们心中西方无论是古拉姆奴隶军团还是土克曼的重甲骑兵,都比金军好对付的多。尤其是种师道在他的《四大部洲论》中明确告知华夏军诸将,那个塞尔柱国家的西方就是富饶的西牛贺洲,他们是可以在那里建设自己的国家,并且可以根据功劳大小传承几代的。

武将们希望征战是好事,但是作为文官之首的丞相张叔夜却是满面愁容,因为如今西北连年用兵,消耗巨大。种师道能够带来各种奇巧之物为华夏军带来巨大的财富,但是却一直没有解决军粮的问题。如今中原大乱,西北的货物也不怎么好卖了,而中原提供给西北的粮食大部分都中断了。

西北相对的安定富庶,让中原各地的难民涌入了西北,导致西北人口暴增。人口暴增在古代是一件好事,但是西北却不能产粮食,在商贸活动逐渐下降的情况下,这些的吃饭也就成了问题。

好在种师道带来了白薯这个大“神器”,这个东西让老百姓能够填饱肚子,但是这个白薯却不能作为军粮,因为长期吃这个东西导致全身无力,种师道说这个白薯缺少一种叫“营养”的东西,众人都不知道“营养”为何物,但是明白白薯这个东西只能充饥保命而已。

华夏军要是西征这筹措粮食的事情恐怕还要落在张叔夜的身上,张叔夜除了向华夏军建立的各农场征用外,只能向中原采买,除此并无他法。

种师道召见了张叔夜和折赛花商议西征之事。

种师道看着黑瘦黑瘦的张叔夜道:“嵇仲,你是我朝的丞相,事事都要你操心,也真是辛苦你了。”

张叔夜道:“殿下,为国效力不敢说辛苦。只是采办军粮数量甚大,真的无法凑齐。还请殿下缩减远征的人数。”

种师道道:“这次我只带5万人马西征已经不能再少了,否则难以平定西域。”

张叔夜道:“殿下,若是5万人马在本地征战,只需军粮5万石即可。可是要远万里西征,这5万石粮食送到军前能剩下1万石不错了。再者殿下这次西征还要带走20万匹战马,这马料消耗也甚是巨大。据臣估算,这次远征非30万石军粮不可,如此巨大数量实在难以筹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